以上视频为预览部分,完整视频请下载后播放。
1. 各位老师好:我来自河南开封。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3 第三章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2. 本书前两章分别介绍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本章将学习晶体结构与性质。本节课既概述了四大晶体的共性,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研究晶体的方法和思路,体会来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架起了微观世界与宏观晶体的桥梁。
3. 对学生而言,初三已经学习过结晶的方法,高一了解了晶体硅和二氧化硅,在生活中对晶体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晶体的自范性、各向异性概念感到既陌生又抽象,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
4.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晶体的宏观共性,难点是晶体的微观结构,教学目标如下:
5. 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化学,人们都是先注意到天然晶体的规则几何外形,进而发现晶体的其他性质,并尝试从结构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解释。本节课也是以晶体的发展史为暗线设计了探索晶体性质的明线:自范性、各向异性、微观结构。
6. 围绕这条明线,在教材基础上,我增加了两个实验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以下是教学过程
7. 以古人对雪花、食盐的描述引入本节课。古诗有云: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光明盐,大者如升、正方光砌。通过古人对天然晶体形象、生动的描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晶体的热情。
8. 自范性是学生通过三个个角度来学习的。首先,展示硝酸钾晶体树和它的生长视频使学生初步感受了晶体的自范性,开启了学生晶体自范性的体验之旅。9. 接下来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晶体的自范性和形成途径:这是硝酸钾、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分别倾倒在表面皿中,体验晶体的形成过程并观察晶体的外形(这两种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收温度的影响较大,易结晶,既有不同颜色,又有不同晶体外形)。再展示硝酸钾、硫酸铜晶体树与同学们制作的晶体作对比,分析得出影响自范性的条件——适当的生长速率。该实验的设计能使学生对“自发”过程有一个动态的体验。
10. 第3个角度通过展示现代高清技术下晶体的形成图片
11. 和形成视频。
12. 第一个阶段学生经历了体验、倾听、感悟过程。整个环节设计体现了化学的生活性、人文性和科学性。
13. 第二阶段晶体的各向异性,我是通过一块儿碳酸钙晶体方解石和一块儿玻璃片来体现。之所以选择方解石和玻璃片,是因为方解石是早期科学家研究晶体时用到的天然晶体之一,而玻璃因其晶莹剔透以及多样外形经常被学生误认为晶体。
14. 课本上晶体的各向异性是通过描述水晶柱导热性的不同来体现的,实验看似简单但操作困难且现象不明显。这三组实验不仅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晶体的各向异性有了切身的体验,也让他们对比了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15.学习致用是利用晶体光学的各向异性来鉴别真假水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和生动起来。
16. 第三个阶段通过回顾各向异性方解石的碎裂实验,进一步提出问题:方解石无限敲击碎裂下去会怎样?引导学生对晶体的微观结构做出猜想,这正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阅读法国科学家Hauy(阿雨)的科学史话。
17. 并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方阵、士兵的关系,蜂巢、蜂室的关系,砖墙、砖块儿的关系,使学生水到渠成的完成了对晶体微观结构的假设——晶体中的粒子是周期性有序排列的。也为下节课晶胞的学习做出了铺垫。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德国人劳埃创始的X-射线衍射技术证实了:晶体中的粒子确实是周期性有序排列的。直到现在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晶体结构常见方法,也是鉴别晶体与非晶体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
19. 课本上晶体二氧化硅和玻璃的结构示意图,非常形象、直观的对比了晶体与非晶体在微观结构上的不同。让学生对晶体中微观粒子的周期性有序排列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20. 知道了晶体中粒子的周期性有序排列后,就可以解释晶体的一些宏观性质。比如:方解石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断裂抗力不同和重影现象。第三阶段微观结构部分的设计采取猜想、证实、应用。这既是晶体学发展的历史,又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朴素思想。
21本节课最后向学生展示哈佛大学教授在烧杯中制造的晶体玫瑰花。让学生意识到,随着晶体学的发展,人类已经能有目的的制备精美的、有特殊功能的晶体。
24. 本节通过晶体自范性、各向异性、固定熔点、微观结构形成知识线,利用这些性质鉴别晶体与非晶体形成能力线。通过发现美丽的晶体、体验了晶体性质之美、有目的的制备精美的晶体,形成了情感线。三线合一,形成了有机整体。
本套资料共包含5个文件,清单如下。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登录后获取下载链接!
1. 全国高中化学说课大赛+课题:晶体的常识河南师大附属中学+黄军,.mp4(64.75 MB)
欢迎您,!您的当前会员级别:!无权限下载本栏目资料
升级用户获取下载权限
加入QQ群 111 215 118,免费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