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金属钠》
邵阳市一中 刘静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并且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也渗透了学生在第一、二章里所学的知识,如物质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的研究获取方法,将是学生在后续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的内容将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步了解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可由金属元素周期表,推测钠为活泼金属,但其活泼性的表现以及原因并未涉及。学生还不善于用已学的氧化还原等理论知识去帮助认识、理解物质的性质。在实验操作方面,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化学实验有这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开展实验较少,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相对薄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知识
分析相关反应
②通过钠关性质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让学生慢慢
学会如何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及装置设计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实验中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发现化学学科
之美。
②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Na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以分组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为主线,结合引导分析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以“情景设疑 → 实验观察 →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为线索来展开教学。
【新课引入,创设情景】播放一场火灾现场的报到视频,在提及“经严格排查证明现场燃烧物为金属钠”时,暂停播放。
【情景设疑1】在如此紧张危急的火灾现场,如果你是救火指挥官,该如何组织灭火?
【老师引导】只有掌握钠的性质,才能高效、科学的完成这场灭火战。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实现学化学,用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实验探究】学生小组实验,完成实验3-1。认识钠的物理性质,通过切割面颜色变暗引出钠与氧气的反应。
4Na + O2===2Na2O(白)
【情景设疑2】在火灾现场,钠的燃烧是否就发生了该反应呢?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3-2,钠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观察实验现象:钠块熔化,剧烈燃烧,黄色火
本套资料共包含1个文件,清单如下。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登录后获取下载链接!若点击无效请点 右键另存为...
1. 【说课稿】湖南省2014年新宁会议-说课稿《认识金属钠》(邵阳).doc(181 KB)
欢迎您,!您的当前会员级别:!无权限下载本栏目资料
升级用户获取下载权限
加入QQ群 111 215 118,免费获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