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本草纲目拾遗》中在药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在“刀创水”条目下写道:“治金创,以此水涂伤口,即敛合如故。”这里所说的“鼻冲水”“刀创水”分别是指( )。
A.氢氟酸、食盐水 B.氨水、碘酒
C.石灰水、硝酸 D.稀硫酸、食醋
【解析】“鼻冲水”气甚辛烈是指氨水的刺激性气味,“刀创水”涂伤口利用的是碘酒的杀菌消毒作用,B项正确。
【答案】B
3.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解析】酿造过程中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但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并非水解过程,故A项错误。
【答案】A
4.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有关古代文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明朝的《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该段文字记载了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
B.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是指加热时丹砂(HgS)熔融成液体,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C.清初《泉州府志》记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该段文字记载了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汉朝的《淮南万毕术》《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育(碱式碳酸铜)得铁化为铜……”“石胆……能化铁为铜……”都是指铜可以采用湿法冶炼
【解析】“丹砂烧之成水银”是指HgS受热分解生成汞和硫单质,不是熔化过程,故B项错误。
【答案】B
5.《天工开物》中的《燔石》篇载有:“百里内外土中必生可燔石……掘取受燔……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其中不涉及的物质是( )。
A.石膏 B.石灰石
C.熟石灰 D.生石灰
【解析】题中描述了CaC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涉及的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不涉及石膏,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6.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学变化
C.“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霾尘中有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描述的是可逆反应
【解析】“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A项正确;“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描述的是水的三态变化过程,未涉及化学变化,B项正确;霾尘中有气溶胶,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即HgS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和S单质,“积变又成丹砂”即常温下两者又可以重新化合为硫化汞,由于两个过程的反应条件不同,故其不是可逆反应,D项错误。
【答案】D
本套资料共包含1个文件,清单如下。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登录后获取下载链接!若点击无效请点 右键另存为...
1. 化学小题大做(拓展篇)教师.docx(4.8 MB)
欢迎您,!您的当前会员级别:!无权限下载本栏目资料
升级用户获取下载权限
加入QQ群 111 215 118,免费获取资料